开篇
每次刷到朋友圈里的旅行照片,总是羡慕得不行,但一想到钱包里的余额,就不自觉地叹气。作为一个走过大江南北、踏遍世界各地的旅行博主,我深深体会到旅行不是有钱就能玩得好,也不是穷游就一定很low。关键在于,你得学会精打细算,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。
预算初体验
第一次独自出国旅行的经历让我至今记忆犹新。那会儿年轻气盛,觉得带着一张信用卡就能横行天下。结果刚到曼谷,就被各种商场、夜市和美食诱惑得晕头转向。原本计划的8000块预算,短短三天就花掉了6000。最后不得不忍痛取消了芭提雅和普吉岛的行程,灰溜溜地提前回国。
这次经历给我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:不懂规划的旅行,就是在浪费钱和时间。想想看,如果当时我能好好规划预算,也许就能体验到泰国南部的碧海蓝天,而不是只能对着手机里别人的美照干瞪眼。
起步准备
很多小伙伴问我:"预算到底要准备多少才够?"我的回答永远是: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。别看网上各种旅行博主动不动就是几万块的旅行预算,其实根本没必要跟风。
拿我自己来说,刚工作那会儿工资也就七八千。每个月除去房租水电和日常开销,也就能省下两三千。但我特别想去日本看樱花,于是从年初就开始存钱。每天中午不点外卖,改吃食堂;周末不去看电影,在家追剧;购物节也管住手不剁手。就这样坚持了4个月,终于攒够了12000元。
要做好预算规划,首先就要摸清自己的财务状况。我建议你拿出手机,打开最近三个月的支付宝和微信账单,认真统计一下每个月的收入和支出。固定支出包括房租、水电、话费、网费等必须开支;弹性支出则包括餐饮、购物、娱乐等可以压缩的项目。算完这些,你就知道每个月真正可以用于旅行储蓄的金额是多少了。
预算分类
出发前投资
很多人在计划旅行预算时,总是只想着目的地要花多少钱,却忽略了出发前的各种开销。这些前期投入虽然看起来挺伤钱包,但都是值得的。
拿签证来说,虽然现在很多国家都推出了落地签政策,但提前办好签证还是最稳妥的。以日本签证为例,个人旅游签证费用在220元左右,但别忘了还要准备各种材料,比如在职证明、银行流水等等。如果时间紧,找代办可能还要多花500-1000元。
再说装备,虽然不是每次旅行都要买新的,但一些基础装备还是要准备的。我的第一个登山包就是趁着618买的,原价799降到399。背包虽然不是顶级品牌,但用了三年多次出行都很给力。所以我建议在装备上可以适当投资一些,买个好点的真的能用很久。
防晒霜、药品、转换插头这些小物品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去年我去东南亚之前光是准备这些就花了大概600块。但这些东西在当地买可能会更贵,而且不一定能买到合适的。
在途支出
吃住行支出
说到住宿,现在的选择是真的太多了。以我去年在首尔的经历为例,明洞附近的青旅一晚大概100-150元,普通的商务酒店要300-500元,好一点的酒店至少要700元以上。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我在某个订房网站上抢到了特价房,4星级酒店才498一晚,而且还是双早。
很多人觉得住宿能省就省,但我想说的是,住宿真的很影响旅行体验。曾经为了省钱,我在曼谷住过一家50块一晚的青旅,结果房间又潮又闷,空调还总是坏,搞得我每天都睡不好。后来我总结出一个经验:住宿预算要占总预算的30-40%是比较合理的。
交通方面,除了往返的机票,当地的交通费用也要提前了解。比如在东京,一张西瓜卡可以在地铁、JR线路之间随意换乘,虽然押金要500日元,但比单次买票便宜多了。再比如在巴厘岛,租一辆摩托车一天才50-60元,比打车要便宜得多,而且更自由。
说到吃,这可是最能考验人的自制力的部分。我的建议是,早餐尽量选择含早的住宿,这样每天至少一顿饭是着落的。午餐可以去当地人常去的小店,既能省钱又地道。晚餐可以选1-2顿打卡网红店或者米其林餐厅,其他时候就随意一点。
体验花销
这部分是最容易被低估的。记得我第一次去清迈,光是各种体验项目就花了不少钱:泰式按摩200元/次,清迈厨艺课程350元,夜间动物园门票180元,素贴山双龙寺门票40元......这些都是让旅行变得与众不同的体验,要是只顾着省钱不去体验,那还不如在家刷视频呢。
我现在的做法是,提前在各种APP上搜索目的地有什么特色体验,把感兴趣的都列出来,算算总价,然后根据预算和时间挑选最想要的。有时候运气好还能碰到特价或者团购。
聪明理财
追踪工具
我用过很多记账APP,但最后发现还是最简单的表格最好用。我现在用的是一个自己做的Excel表格,分成几个sheet:
第一个sheet是总预算规划,列出所有预计支出项目; 第二个sheet是每日记录,包括具体花了多少钱,买了什么; 第三个sheet是预算执行情况,可以直观地看到哪些项目超支了,哪些还有结余。
最重要的是坚持记录。每天晚上躺床上之前,我都会花几分钟把当天的支出记录下来。这样不仅能及时发现超支情况,还能为下次旅行提供参考。
应急预案
人在江湖飘,哪能不挨刀?旅行中总会遇到一些意外支出。我在越南骑摩托车的时候就出过事故,虽然人没什么大碍,但是医药费和修车费加起来花了将近2000元。还好我预留了应急资金,不然就要临时问家里要钱了。
所以我特别建议大家预留10-15%的应急资金。这笔钱最好是现金,因为有些地方可能刷不了卡。如果一路平安没用到,那就当作是最后的购物资金好了。
省钱妙招
说到省钱,我可是有不少独门秘籍要分享:
机票方面,如果时间灵活,建议用航班比价软件设置价格提醒。我去年去日本的机票就是用这种方法买的,比平时便宜了800多。另外,红眼航班虽然辛苦,但真的很划算,有时候能便宜大半。
住宿建议关注各大订房平台的优惠活动。很多平台都有会员积分计划,订的次数多了还能升级,享受更多优惠。我现在在某订房网站已经是金卡会员,订房基本都有9折优惠。
办一张靠谱的信用卡也很重要。我的信用卡是专门为旅行设计的,有免费接送机、贵宾厅、旅行保险等权益,最重要的是积分可以兑换机票。去年我就用积分兑换了一张去泰国的单程机票。
在景点门票方面,很多城市都有通票或者旅游卡,比单独买门票便宜。比如大阪的周游卡,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无限次使用,覆盖了大部分热门景点,买下来比分开买便宜多了。
吃饭可以多关注当地的优惠信息。比如日本很多餐厅中午都有商务套餐,价格比晚上便宜一半都不止。韩国的许多餐厅都有"2人套餐"、"4人套餐"这样的优惠。
购物也要讲究策略。比如在日本,很多店都有免税,但是要达到一定金额。所以可以和同伴一起凑单,这样就能享受到免税优惠了。
写在最后
说了这么多,其实预算规划最重要的还是要适合自己。不要因为预算少就觉得不能旅行,也不要因为手头宽裕就随意挥霍。合理的规划能让你的旅行既省钱又尽兴。
每个人的旅行方式都是独特的,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种。也许你更喜欢住青旅认识各地朋友,也许你享受高级酒店的服务,这都没有对错。重要的是,让每一分钱都花得值得。